写在基石之前

基石,一个听起来很坚固但又很平实的词语,听起来虽然不够炫。但却能准确表达我对这个网站的情感与信心——我希望这个网站可以长久地运行下去,成为一份独特的回忆。

其实,关于我创建这个个人博客还有一个故事可以分享,也正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我才了解了许多技术并成功地开创了这个个人博客网页。

起源

动机

我在南京游玩时,我拍摄了一张高像素图片,其数据量高达50MB。但我在 QQ动态和微信朋友圈分享的时候发现这些照片无一例外的会被压缩成几十kb。一张如此高像素的相片被这样惨无人道的压缩令我十分沮丧。

当时我就在想,有没有什么网站可以让我去分享一张如此之大的图片(常见的网站一般上传上限为1MB左右,专业摄影论坛的上限则为20MB)。但我在网上检索了一番发现,似乎没有网站可以承受如此之大的照片,除了网盘,但我又不愿意接受国内某些网盘的许多限制(下载要注册账号,下载软件,下载限速之类的)。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新的技术名词出现在被我不断翻页的浏览器页面上。

图床

没错,一个名为图床的技术被我检索到了。在我一开始的浅薄理解中图床就是一个自我搭建的图片分享网站,但技术力要求相对较低。我立马着手开始部署图床。在此期间我使用了阿里云的OSS(对象存储)服务,不过由于我之前使用过阿里云的产品,对于相关流程和操作逻辑还是稍微有一点点了解的,所以很快我就用PicGo+OSS搭建我的第一个图床,并成功上传了照片。随后我将链接放在了QQ动态和微信朋友圈供好友下载。
(此图片使用图床技术进行展示)

但由于是阿里云的免费试用,所以提供的规格并不是很高,在我开放下载链接仅半天之后我就发现我的流量用完了。很快就产生了欠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关闭了下载权限。这时我才理解为什么许多网站限制了用户的图片上传大小,因为传输数据也得花钱。

其实我也发现,利用图床传递照片点击链接时只能下载到本地无法预览。这样就背离了我创建图床的目的。所以我向相关专业的学长请教了这个问题。在语音交流了数十分钟之后(在这里特别感谢@zjc55)我了解到,图床上传之后回报的链接是提供给网页使用的,要想实现预览+下载的功能需要进行简单编译。在学长的指导下,我用HTML编译器打开了链接,发现可以正常预览。

在这之后,我才逐步认识到,图床相当于一个相册,使用户在访问网站上的图片不是从网站服务器获取资源而是从图床获取资源。这样一来可以提高网站的打开速度和减轻服务器的存储压力。

所以,我就在想,有没有什么网站类型可以贴合我的需求。我躺在床上,想到了一个对于我们后千禧一代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博客。

博客

博客,仅音译,英文名为Blogger。它的正式名称为网络日记;又音译为部落格或部落阁等,是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或者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它是一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它代表着新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

博客这个词听起来有些老了,似乎在今天已经不常见了。其实并不是,在今天依然有许多人有着自己的博客。这种博客不是像微博,朋友圈,QQ动态那样的平台。而是一个独属于个人的一个空间,有着高度的自定义空间。人们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想法和介绍自己。

有人就要问了,今天有着这么多的社交媒体平台,比如QQ,微博之类的,还要费这么大力气去搞一个网站成立个人博客干嘛?高度的自由化空间是其中一个理由。但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可以规避很多技术上的限制,就比如我正是因为上传不了大尺寸照片,所以才创建这个个人博客一样,本质上是规避了技术限制,也为自己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与可能。

历程

说干就干,我离开在视频网站上搜索了个人博客建立的相关视频。发现现在个人建立博客甚至简单到都不用敲一行代码。

我首先了解到的是一个名为wordpress的个人博客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利用模板一键部署网页,但我在简单地测试之后发现只要网页多了之后,服务器占用率就会飙升。而且我对wordpress的后台管理界面也并不是很感冒。所以在我的权衡下,我选择了我现在使用的个人博客系统——Halo 后台美观,而且功能也比较丰富。所以我选择了Halo作为我的个人博客系统。

其实在利用模板建站之前我还了从GitHub上了解过一个个人博客的开源项目 NBlog这个项目的博客(贴个地址供大家参考首页 - Naccl's Blog)设计其实我还蛮喜欢的,所以我的想法是第一时间部署这个项目。但该项目不能一键部署,还需要使用IDEA进行打包,对技术有一定要求。所以我在折腾了一晚上之后选择了使用Halo,进行个人博客的搭建。(我对现在的网页还是很满意的🥰)至此,历经了近一个星期个人博客的搭建就完成了。也是在今天正式上线!

感悟

这个博客的搭建虽说起源于一次机缘巧合,但我在个人博客的搭建过程中也确实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我不会告诉你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域名审批还没完成😬),也认识了一些新朋友。总之,这次的搭建体验对我来说是一次很棒的经历。我也希望我可以通过这个网站将我的更多经历分享给大家。

最后的最后,祝愿读到这的你,天天开心!我们下篇文章再会!